刘智元带病学习有感
2016年10月23日,我班刘智元同学不慎将右手小指掌骨折,24日晚23:30左右做完手术。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面对手术后的疼痛和合理的理由,刘智元同学没有请假,而是毅然决然的在25日中午出现在我的面前并要求回班上课。在11月1-3日的海淀期中考试期间,为了让老师们了解他对复习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坚持在考场上左手答题,每场不缺,这种难度可想而知。他在伤痛面前没有放弃学习和考试,充分体现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渴望。他对学习不舍不弃带病学习的精神感人至深,是每位龙门育才人学习的榜样。
什么精神?当一种好的态度或行为形成习惯后就成了一种精神。智元同学的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敢于拼搏精神,是一种对父母对自己担当的精神。是他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深刻理解,是对“青春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来年再龙门育才的逆袭”在行动上的落实。他的这种行为代表了我校的形象,他的这种精神就是龙门育才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精神。
不忘初心,方为始终。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优秀起来,人非生而不同,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终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生活条件,有些人鱼跃龙门,有些人名落孙山。为什么?因为这不是一个拼爹炫富的时代,而是一个父母因有优秀儿女而自豪的时代。美国第45届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给了我们答案:他的父亲教会了她怎样变得坚韧,如何应对挑战,怎么在所有事情上追求卓越。如果每个人把理想和激情结合起来并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没有我们不能实现的。
有句话说:“遇到困难,越坚强的人越有一股让人尊重和心疼的魅力。”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对自己狠一点,是我对智元同学敬佩和尊重的根本原因。
原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了叫改变。
骨折给智元带来了身体的疼痛,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改变!
原来失败的事情做成了叫做突破。
智元同学的行动告诉我们,2017年高考他必定突破!
让龙门育才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刘智元同学为榜样,改变自己,不断突破!
——来自理科三班班主任刘涛江日志
11月1、2、3号是备受学生及家长关注的日子,这三天是海淀区在新的学年里第一次统一测试,但同时也是北京换季最难熬的时候。
很多人由于天气突变而生病,其中我班学生陈思凝同学就是之一,周日返校后,我看她课桌上放着很多药和一大堆擦鼻涕的废纸,同时一直拿纸堵着鼻子,说话的声音也是哑的,并且一直发烧,周一又烧到39度多,我劝她回家看病休养,但她执意不肯,说我一定要参加这次统一考试,就这样,陈思凝同学坚持完成了这次考试,同时也没有因为生病而耽误一节课;成绩出来了,她考了616分,在海淀排名160名的好成绩。
像她这样的学生在龙门育才学校还有很多,轻伤不下火线,这也正体现了马校所提出的龙门精神。也正是有了这些学子,龙门育才学校口碑在北京更加响亮。
——来自文科一班班主任李秋建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