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考前准备工作全体师生有序展开,通过这场“不见面的考试”,更希望考生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了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复习状况,也是对我校一个多月网课成果的直接展现,而对家长来说,这场居家考试,是支持水平的提升,也是陪伴水平的考察。
由表及里 透视高考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的大幕已经缓缓落下,地理考试已于今天下午结束,这套地理试卷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今年的高考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备考才能高效的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共同做一下探究。
01
一、试卷变化
1.高考政史地分家,各考各的,考试时间由原先的平均一科50分钟延长到90分钟,带来的结果是试题量加大。
2.选择题的数目由文综时的12道题增加到15道题,分值由原先的每小题4分变化到3分,选择题总分由原来的44分变为45分。
3.非选择题共计五道题,15个问题,总分55分。非选择题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小题的分值明显降低。文综时一道小题分值可达12、13分,本次测试题分值最低的是2分,最高的是4分。
4.非选择题中增加了开放性的问答,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题干深度、广度等方面的延展性。从“应试教育”上升到“义务教育”的层面。
02
二、如何备考
1.试题量加大的结果一定是试卷考查的知识范围更大、更宽。题目难度应略有降低,在复习中要尽量减少知识的死角,一定要夯实基础。
2.不要一味的盲目刷题,对老师讲解过的解题方法、总结和经典例题,要及时回顾,强化记忆,避免遗忘,不让过往的努力“浪费”。
3.做好日常保温练习。日常保温习题要挑选设计,一方面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不会的题目要及时和老师沟通答疑,发现不会的本质原因,解决掉,不留后患。
4.加强对过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使用,提升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现在的考题都很灵活,不仅考基础知识的记忆识别,更考查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平时要主动思考,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学活”、“学透”,面对考题可以灵活应对。
5.注意开放性答题的训练,例如最后一题旅游活动的设计,平时复习时要有所准备。
一起为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