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注所以专业—龙门育才学校2020年自适应考试试卷评析

2020-03-06

语文


北京首次全市统一的“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经四天,已于今天下午五点结束最后一科地理测试,与以往的现场考试不同,我校师生及家长和全市5万余名高三学生首次尝试居家“线上”开考。



考前准备工作全体师生有序展开,通过这场“不见面的考试”,更希望考生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了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复习状况,也是对我校一个多月网课成果的直接展现,而对家长来说,这场居家考试,是支持水平的提升,也是陪伴水平的考察。


取点窥面 获胜高考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考试已于本周结束,这套试卷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未来的九十多天我们该如何去备考?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一起来探讨!


01


一、试卷整体特征:传统文化贯穿全卷,时事内容一支秀出


第一大题的书法艺术,文言文中的《论语》,诗歌中的“冷月葬诗魂”,陈老笔下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及第五大题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而最后的一个《春节》又将考生们从历史长河中拉回了现实。


02


二、试卷变化与沿袭


古诗文所占比重明显上升,本张试卷占据了49分(2019年高考46分),显现出了其绝对的优势。语言运用尤其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在时隔六年后又回到了我们的面前,《论语》与《红楼梦》由选考转身成为必考,这些变化在试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其中大量的试题仍保留了原来的形式:非连阅读中的概括题,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诗歌中的比较鉴赏,散文中的赏析。试卷既能让考生有运筹帷幄之喜,又让考生获处变不惊之功。


03


三、考生如何备考


2020年高考给我们留下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了,我们高三学生该如何备考,来赢取高考的胜利,结合本次考试我们来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


1紧跟课堂,紧跟老师。一定要把老师一轮、二轮所讲的知识与答题方法吃透,争取做到运用自如,用这些来解决试卷中的常规题型。

2认真阅读《论语》、《红楼梦》。将近10%的比重已不允许我们不重视了,对于这些作品要以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论语》重在理解含义及对我们后人的指导意义。


3关注时事。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一心既要读圣贤书,两耳还要闻窗外事。


一起为高考加油



分享